西部数码(west.cn)12月27日印度建站,圣诞节当天来自Namepros论坛的米友New.life可谓收到了最好的圣诞礼物。他在论坛自曝如愿以偿以五位数美元出售了今年第三枚新顶级域名Open.Money,交易价为25,000美元,约合人民币17万元。
域名open.money是“开放货币”的意思印度建站,含义非常直观,很适合金融理财等平台。品相上,因为open.money前后缀均是通用英文单词,所以很有记忆优势,适合建站推广。
据New.life称印度建站,域名open.money是他以39美元手工注册的域名,持有时间仅7个月。目前域名open.money已被一家印度公司启用建站。
除了open.money以外,New.life此前还出售了新顶级域名new.work和All.Life,交易价格分别为38,000美元和25,000美元。域名new.work注册于2016年,含义也非常直观,是“新工作”的意思,很适合用于人才招聘类网站。不过,New.life称域名new.work的背后实际上是德国一家大型软件公司,这家公司一口价38,000美元买下该域名。域名All.Life是“所有生命,一生”的意思,这枚域名经由Afternic平台中介成交,买家是法国一家从事酒店连锁的多元化企业。
首先,让我们通过数据图获取目前的印度电商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大致印象。
印度电商规模
人口统计角度
目前印度总人口高达13.4亿,(占世界人口总数18%),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国。且预计于2024年超越中国,成为世界第一大人口国。光从人口这一点来说,就碾压了东南亚各国。庞大的人口即意味着巨量的电商潜在需求。
此外印度人口结构高度年轻化,有37%即接近5亿的人口年龄在20岁以下,从出生伊始就浸润在数字时代的原住民,无疑对在线行为,甚至是在线电商拥有更高接受度,甚至可以说是与生俱来。
印度电商基本情况
最后,据预测印度中产及新中产人口将在未来5年内达到人口总数50%。和中国消费者类似,他们自然会为了追求美好生活,品质生活,买买买,迎来消费升级新浪潮。这也为中国产品(比如当地缺乏的,或来自中国的品质产品)进入印度,创造了重要催化剂。
互联网渗透率
2018年,印度互联网渗透率为34%,移动手机渗透率为32%,智能手机渗透率为28%。目前政府部门正大力投建网络基础设施,并积极推进网络进农村等举措。据PWC(普华永道)预测,印度互联网渗透率将在未来5年内实现翻番,不言而喻,大量网民即将涌入,电商用户亦会同步水涨船高。
*可以给大家一个Bench Mark,2018年东南亚发达国家新加坡的互联网渗透率为84%。(如上图)
人均在线消费
印度2018年的人均年度在线消费为228美金。
*我们以东南亚欠发达国家之一越南作为Bench Mark(印度属于南亚欠发达国家),越南人均年度在线消费为55美金(比印度低了4倍)。但是从人均GDP的角度来说,越南还要比印度高出15%左右。且印度人均收入水平依然低,全球排名145位。
*这也从侧面反映出,印度的主要购买力量仍然集中在一线城市和较富裕人群。但是据预测,未来几年内,印度农村地区购物人口将占比购买总数的50%,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或成关键。
印度金奈(Chennai)的线下零售市场。金奈是印度第四大都市,世界100大都市地区之一,但依旧保持原始的线下零售交易方式。
电商与总零售占比
目前印度电商与总零售占比为2.5%,在整体数值偏低的东南亚来说并不算低。但是,这也侧面反映了目前的电商机遇仍然埋藏在线下,做好在线电商的同时,线下铺货更不能少。比如小米就是一个在印度线上线下多渠道开花的典型案例。
至于怎么做的问题,如下角度与框架供初步参考:
电商入驻
印度最受欢迎的电商平台排名前三:Amazon India,Flikart,Snapdeal。从电商入驻的角度或许比建设自建站更具成本效益,且平台方往往配置了完善的物流配套体系,比品牌方自行解决物流及供应商问题要方便很多。
印度电商TOP3
国家进入策略
印度国家庞大,种性问题,语言问题,贫富差距等问题导致当地经商格局高度分散。同时政府也针对跨境电商,外商投资设置了一系列举措进行市场激励,市场规范或是市场限制,这决定了您的产品能否进入,是否投资设厂(获取税收优惠与本地化供应链等),到底是招代理商层层渗透或者自己建立公司直接进入(自建公司难度大,审批复杂,流程与时间较长)。抑或投资线上的同时,大力发展线下渠道的通路行销等。
消费者
印度消费者购物精明,喜欢高品质与性价比,也喜欢品牌产品,他们认为品牌产品具备更好的质量,且对于印度国产货抱有偏好情节。但是他们也相信一分价钱一分货,无品牌产品,只要试错成本低,他们也购买,当然如果产品差的太离谱,依然会收到消费者毫不吝啬的电商网站差评。虽然目前印度电商购买仍然集中在一线城市,但是女性消费者和农村消费者崛起是未来电商走向的关键词。
其他
物流与海关,支付偏好(COD为主),法律合规,市场营销与社交媒体等问题都是您在进入市场之前必须考虑的问题。